近日,巴西貿易保護局致函我國駐巴西使館經商參處,稱已經結束對進口自中國的汽車輪胎反傾銷復審,復審結果決定對我國汽車輪胎征收1.08至2.17美元/公斤的反傾銷稅,為期5年。本次反傾銷調查開始于2012年下半年,主要是針對13寸和14寸的國產機動小客車輪胎,該公告是對去年調查結果的裁定和公布。
與此同時,巴西國際計量、標準化和工業(yè)質量機構(INMETRO)符合性評估理事會消息稱,巴西對在國內生產、進口以及在國內市場出售的汽車零部件產品加貼符合性標簽的最后期限進行了再次聲明,聲明涉及汽車玻璃、電池、輪輞等多類汽車產品,并依據產品種類規(guī)定了不同的最后期限。
2013年1~6月,我國汽車商品(含整車)出口巴西累計金額為8.04億美元,同比增長13.0%,位列我國汽車商品出口國家和地區(qū)第七位。海關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機動車零部件、附件出口巴西貿易額為3.67億美元,巴西成為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新的增長點。但隨著中巴貿易往來頻繁,雙方貿易摩擦不斷增多,最近幾年我國汽車零部件頻頻遭遇巴西政策“大棒”。
巴西保護主義加劇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副秘書長楊愛國表示,雖然我國汽車零部件產品出口巴西很多,但巴西對我國汽車零部件的依存度并不高。
既然如此,那為什么巴西還要對我國諸多汽車零部件產品設限?其實自從我國汽車產品進入巴西市場,尤其是2011年以來,在巴西的增長速度非?欤瑢Π臀鞅就恋钠嚠a業(yè)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巴西政府為保護本土企業(yè)利益而制定了很多限制政策,如汽車工業(yè)稅、強制認證、反傾銷等。
2011年9月,巴西政府頒布汽車工業(yè)產品稅新規(guī)定,在巴西市場銷售的汽車,其配件國產率必須達到65%以上,汽車工業(yè)產品稅平均稅率提高30%。有關專家認為,巴西的汽車工業(yè)產品稅主要是針對中國、韓國等國家而設立的,政策本身就帶有歧視性,是對本土已進駐企業(yè)進行“畫圈”保護。
今年5月,巴西國家計量、標準化與工業(yè)質量局批準了若干類汽車零部件的新強制性技術要求,涵蓋汽車方向盤、轉向桿、拉桿和軸向桿等。而早在2009年,巴西就發(fā)出公告規(guī)定將對進口自中國的汽車輪胎征收0.75美元/公斤的最終反傾銷稅。
中國零件出口受阻
巴西為保護本土企業(yè)利益而采取限制進口的手段,必然會影響我國對巴西的零部件出口業(yè)務,甚至影響到其他方面。
興民鋼圈海外事業(yè)部部長李文濤告訴記者,公司從一年前開始準備巴西的出口業(yè)務,當地標準雖然與現有標準有所差別,但強制性認證的影響不大,今年出口業(yè)務與去年基本持平,下半年業(yè)績表現不好推測。
但杭州威沃標準技術有限公司出口認證部經理曹劍表示,巴西強制認證的零部件有十幾種,要經過資料審核、實地審核、產品性能測試等程序才能獲得認證證書。曹劍說:“輪轂認證比較容易,電池認證很難,因為在電池認證過程中,企業(yè)需要提供一份電池回收計劃。這些是中國零部件企業(yè)此前從未做過的,都不知道如何操作。”
(關鍵字:巴西 中國 汽車輪胎 反傾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