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電一位鋅行業(yè)專家表示,中國出口將成為確定全球鋅市場今年結束時是供應過剩還是短缺的關鍵因素,不過即使在全球經(jīng)濟放緩之際,這仍然是該行業(yè)面臨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除非你了解中國的情況,不然就不可能了解目前的市場,"Cmetals主管HuwRoberts在InstituteforScrapRecyclingIndustries近期舉行的一次活動上說。
從2002至2007年,中國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加了其對鋅的需求,其中大部分鋅被用於電鍍鋼。
中國的鋅需求年增長率為14.3%,高於世界其它地方的0.9%.這五年迅猛的增長令中國需求在2007年時占到全球總需求的30%。
中國亦主導了鋅的生產(chǎn),從2002至2007年鋅生產(chǎn)每年增長8%,2007年其已占到全球總產(chǎn)量的29%.世界其它地方的鋅產(chǎn)量每年僅增長1.7%,占據(jù)全球總量的71%。
Roberts稱,若沒有中國出口,除中國外全球鋅供應到2008年底時幾乎肯定會出現(xiàn)短缺.如果中國繼續(xù)出口鋅,全球鋅市場將會小有盈余.他的這一評論呼應了其他金屬分析師的看法。
CHR預計2008年平均鋅價約為每噸2,500美元,"部分因為人們形成精礦產(chǎn)出將劇增的思維定勢,而沒有考慮這些產(chǎn)出是否都能轉化成金屬,"他說。
中國之外地區(qū)熔煉能力的嚴重短缺意味著礦產(chǎn)商必須要將一部分鋅精礦送往中國。
但CHR預期將鋅精礦運往中國後再將金屬鋅運出會面臨一個主要障礙.中國煉廠可能會對進口過多精礦持謹慎態(tài)度,因這將引起政府的注意,而政府已經(jīng)面臨來自美國的要求其降低龐大貿易順差的沉重壓力。
因此,CHR認為中國煉廠將致力於保持平衡,以將鋅出口價格維持在足以避免政府注意的水準。
不過,Roberts稱,煉廠的平衡之舉只是CHR自己的理論.因中國政府可能出人意料地迅速徵收出口關稅,從而改變鋅的全球供需平衡。
"這是目前很大的不確定因素.簡直沒有答案.沒有人知道,"他說。
(關鍵字:中國出口 全球鋅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