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股份公司設備部大力推進進口設備備件國產化、本地化,在確保公司進口設備安全、穩(wěn)定、高效、經濟運行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為公司節(jié)省采購成本。2012年,股份公司發(fā)布的備件國產化項目中,有66項成功結題,直接節(jié)約備件采購資金3710.98萬元。
進口備件國產化、本地化是股份公司實施低成本戰(zhàn)略的一項重點內容。近年來,為規(guī)范項目過程管理,明確工作程序和獎懲制度,股份公司先后制定并下發(fā)了《備件國產化管理辦法》、《進口備件國產化項目考核辦法》等管理制度。同時,設備部定期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和現(xiàn)場會,部署、落實并檢查備件國產化項目實施推進工作。按照“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原則,綜合公司進口備件使用情況、國產化技術條件、國產化效果測評等因素,每年在各使用單位申報立項的基礎上,組織現(xiàn)場調研和公司立項審查評估,確定年度備件國產化項目清單。2006年以來,共完成備件國產化項目結題444項,其中重點推進項目24項,累計為公司節(jié)省采購成本5.4億多元。
2012年,股份公司備件國產化項目繼續(xù)向縱深推進。電爐廠圓坯連鑄機結晶器銅管系進口產品。投產以來,其設計、使用、維護都能滿足生產的需要,但存在制造周期長、價格昂貴等諸多弊端。去年2月,公司決定對其進行國產化替代。3月底,委托國內一家公司完成轉化設計并試制;6月份,Φ380、Φ450、Φ600三個斷面的結晶器國產銅管全面上線試用。試用結果顯示,國產化銅管與進口同類產品的質量、性能、可靠性等同,使用后鑄坯內部質量低倍數據比較沒有明顯差異,完全合格。隨后,股份公司又繼續(xù)投入力量,先后完成了該結晶器上另外兩個項目的國產化,實現(xiàn)了對電爐廠連鑄機結晶器總成的國產化替代。此外,三鋼軋棒材冷剪軸系總成CT1183、CT1184、CT1185、CT1186國產化,氣體分公司三萬五機組精氬塔蒸發(fā)器備件國產化等項目的成功實施,也為公司解決了困擾多年進口備件供應問題。
與此同時,股份公司為進一步減少外委資金,降低生產成本,控制產品質量,充分發(fā)揮內部機制力量,積極開展備件本地化嘗試。設備部組織物資公司、表面技術公司、重機公司等單位先后完成了超音速噴涂項目,連鑄輥、噴焊輥、夾送輥堆焊修以及扇形段輥組修復,脫水轉鼓的修復與制造等項目。2012年,股份公司內部機制單位通過備件本地化攻關,在大型備件的制造和修復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并創(chuàng)造出了約1800萬元的產值。(馬鋼日報)
(關鍵字:馬鋼 給力 國產化)